清明时节,追思悠悠。4月2日,大理市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艺术学院与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队大理中队联合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师生思政教育活动。此次祭扫活动旨在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以“红色基因”为纽带,践行“行走的思政课”,激发青年一代对英雄的崇拜、对历史的敬畏、对使命的担当。凝聚信仰:在庄严时刻叩问初心 上午10时,80余名师生与消防指战员整齐列队,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全体人员面向烈士纪念碑肃立默哀、鞠躬致敬,以无声的缅怀表达对英烈的追思。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段丽恒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铿锵誓言在陵园内回荡,青年团员也进行了重温入团誓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艺术学院学生代表彭泽以陈祥榕烈士的事迹为主题,讲述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用生命捍卫国土的赤子之心,为在场师生、指战员带来一场精神洗礼,号召青年一代以英烈为镜,校准人生坐标。
清明时节,追思悠悠。4月2日,大理市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艺术学院与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队大理中队联合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师生思政教育活动。此次祭扫活动旨在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以“红色基因”为纽带,践行“行走的思政课”,激发青年一代对英雄的崇拜、对历史的敬畏、对使命的担当。
凝聚信仰:在庄严时刻叩问初心
上午10时,80余名师生与消防指战员整齐列队,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全体人员面向烈士纪念碑肃立默哀、鞠躬致敬,以无声的缅怀表达对英烈的追思。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段丽恒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铿锵誓言在陵园内回荡,青年团员也进行了重温入团誓词。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艺术学院学生代表彭泽以陈祥榕烈士的事迹为主题,讲述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用生命捍卫国土的赤子之心,为在场师生、指战员带来一场精神洗礼,号召青年一代以英烈为镜,校准人生坐标。
诠释传承:在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 师生与指战员共同开展“我为烈士清扫墓碑”志愿服务。80余位师生及指战员为英烈清扫墓碑、擦拭碑文,确保每一位烈士墓碑都有人清扫、每一位英雄都有人铭记。段丽恒和大理市森林消防中队指导员满东飞为师生、指战员讲述陵园烈士事迹,爱国将领杨杰、第一位女共产党员赵琴仙及抗美援朝、解放战争时牺牲的烈士,他们有人牺牲时还未满18岁,有人离家千里埋骨苍洱。不同时代的英雄都在讲述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可泣事迹,忠诚的信仰在传承中激发磅礴力量,英烈精神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已成为可感可知的精神火炬。 红色食谱以味觉唤醒集体记忆。烤土豆、蒸红薯、煮玉米棒、杂粮饭、小米粥、蒲公英野菜……红军餐摆上了餐桌。师生和指战员在中队驻地体验红军餐时,既回忆革命时期红军的艰苦,又以光盘行动践行我们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让师生在味觉对比中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餐桌上的思政课”直抵人心。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主动缴纳伙食费的规矩意识内化为行动自觉。
诠释传承:在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
师生与指战员共同开展“我为烈士清扫墓碑”志愿服务。80余位师生及指战员为英烈清扫墓碑、擦拭碑文,确保每一位烈士墓碑都有人清扫、每一位英雄都有人铭记。段丽恒和大理市森林消防中队指导员满东飞为师生、指战员讲述陵园烈士事迹,爱国将领杨杰、第一位女共产党员赵琴仙及抗美援朝、解放战争时牺牲的烈士,他们有人牺牲时还未满18岁,有人离家千里埋骨苍洱。不同时代的英雄都在讲述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可泣事迹,忠诚的信仰在传承中激发磅礴力量,英烈精神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已成为可感可知的精神火炬。
红色食谱以味觉唤醒集体记忆。烤土豆、蒸红薯、煮玉米棒、杂粮饭、小米粥、蒲公英野菜……红军餐摆上了餐桌。师生和指战员在中队驻地体验红军餐时,既回忆革命时期红军的艰苦,又以光盘行动践行我们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让师生在味觉对比中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餐桌上的思政课”直抵人心。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主动缴纳伙食费的规矩意识内化为行动自觉。
联建共建:在资源共享中厚植情怀今年是艺术学院和驻地森林消防共同开展清明祭英烈的第三年,通过校地联建共建活动创新了教育模式,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红色育人新路径。段丽恒指出:“把课堂搬到烈士长眠之地,让青年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完成价值建构,这正是‘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应有之义。”满东飞表示,与高校联动共建既能强化队伍的思想建设,也让消防文化通过艺术创作走向社会,实现红色基因的双向激活。
联建共建:在资源共享中厚植情怀
今年是艺术学院和驻地森林消防共同开展清明祭英烈的第三年,通过校地联建共建活动创新了教育模式,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红色育人新路径。段丽恒指出:“把课堂搬到烈士长眠之地,让青年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完成价值建构,这正是‘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应有之义。”满东飞表示,与高校联动共建既能强化队伍的思想建设,也让消防文化通过艺术创作走向社会,实现红色基因的双向激活。